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程程 通讯员 瞿云 佘琴 宁茜
时代前进的步伐,总因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而昂扬激越。
2023年之于沅陵,就是这样一个节点——从依赖传统资源到扩能增效水电风电百亿产业链,从种下“中草药” 到开出“致富方” ,从新旧动能转化到六大临港产业链强势崛起······全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稳中有进向着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组数据看沅陵——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5.34%,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增长29.2%;
一批项目强沅陵——上半年,新招引落地项目28个,新引进“三类500强”企业项目2个,合同资金81.8亿元,项目签约率、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均位居全市前列。
时间浩荡,风草青萍。半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于处于爬坡过坎关键阶段的沅陵而言,却显得格外厚实。
决策:着眼全局
( 五强溪扩机工程首台机组正式进入总装攻坚阶段。 张环 摄)
“ 主动融入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将沅陵港区‘六大临港产业链’提级发展。”中共沅陵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这一“动员令”掷地有声,开启了大胆探索电子信息制造、有色金属循环经济、水电风电扩能增效、生态文旅融合、品牌茶酒打造、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的提级发展道路。
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沅陵县锚定“建设四个区、打造次中心、挺进三十强”的总体目标,以如磐定力夯基垒台,以苦干实干蓄能积势,全县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态势越来越凸显,擂响了突破县域经济、实现精彩蝶变的战鼓。
蓝图绘就,未来可期。上下同欲,万山无阻。
向华电子公司凭借技术研发优势,“联姻”引进台湾奇力新集团在沅陵投资建厂。 “实行强强联合,共同兴建电子元器件项目,全力将沅陵县工业园区打造成国内最大的电感生产基地和‘国际化、现代化、高科技的电子信息产业园’。”
明溪口镇明溪口村在镇、村党组织带领下,向生态文旅产业发力,打造集游泳,烧烤,露营,住宿和餐饮为一体的旅游业态,鱼鳞坝水上乐园开园运营40天,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达到17余万元。
湖南沅陵大曲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德志带领团队开展技术和产品创新,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带动周边17个乡镇、132个村高粱种植,扛牢企业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
正如“动员令”强调得那样,如今在沅陵,怀着真诚“想干”、扛着担当“敢干”、瞄着路径“能干”、盯着责任“真干”、想着办法“会干”、铆着劲头“实干”已成为每一个干部群众的行动自觉。
突破:切中“要穴”
(沅陵工业园)
满目翠绿,是沅陵在初秋时节给人最直观的感受。目前,该县拥有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沅陵国家森林公园等3张“国字号”绿色名片,全县森林覆盖率76.19%,处处透出绿的底色,是沅陵对外宣传的最大底气。
吸引外地投资者,不能只靠绿色,还要靠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是关乎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沅陵如何破题?
县里先后出台《沅陵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十八条措施》和《沅陵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优惠政策》,在供地保障、税费优惠、技术创新、品牌创建、金融支持等方面为落户企业提供含金量十足的各项优惠政策,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各部门破除效率梗阻,握指成拳。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一次办结”“跨省通办”“交地即交证”等机制,让审批程序越来越简,服务水平越来越高。
“手握久了,话就多;走得勤了,情就深。”县商务局的同志对今年来的招商引资成果如数家珍。全县先后组织或参与开展了“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新春座谈会等一系列节会活动,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7个,合同资金67.56亿元,分别占新签约项目的60.71%、82.59%,有效推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并落地。
与此同时,积极对接怀化国际陆港,打造怀化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次中心,县域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
以茶叶为突破口,本土产品——沅陵碣滩茶叶沿着焦柳铁路呼啸南下,出口值超过千万元的湖南省首趟茶叶货运专列,奔向广阔的东盟市场。
有色金属产业开辟进口矿石海铁联运物流新通道,辰州矿业“澳大利亚—北部湾港—怀化”海铁联运实现每月发运一趟,开展常态化运输,年度外贸进出口总额2.8亿元人民币以上。
打出建链、补链、畅链、强链组合拳,切中“要穴”,正回应着沅陵的发展之需,把美好的蓝图变为干事创业的火热实践、富民强县的生动现实。
攻坚:全力以赴
(村民采茶 邓浩然摄)
站上“风口”,更要具备站在“风口”的能力。
沅陵是全国十大水电基地、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风电、水电、光伏、抽水蓄能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在全国第三次中药材资源普查,县境内共有动植物类药材1826种,其中属国家和省级重点药材45种,珍稀药材69种。
手握好牌的沅陵,如何抢抓时代机遇?
在圣人山风电基地,一排排旋转的电机风叶,成为秋日里一道靓丽的风景。项目一期集发电、旅游观光等于一体,已累计发电2.1亿度,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21吨,一氧化碳8.6吨,经济、社会效益显而易见。
在五强溪、凤滩、高滩等水电站,电站扩机增容项目建设正酣。今年水电站装机、增容和扩机工程将全面完成,全县水电装机容量达280万千瓦以上,县域经济“风生水起”。
在沅陵县官庄镇 32 个村(社区) 所辖 399 户村民自有房屋屋顶上,光伏电板在骄阳下熠熠生辉,不仅以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式点亮了千家万户,也照亮了乡村发展的“振兴路”。
在沅陵车坪抽水蓄能电站,作为国家抽水蓄能发展规划的重要项目之一。近日,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通过国家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的审查,项目正式迈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在火场乡石家垭村,全村58户村民加入黄柏种植大户周福学的黄柏种植合作社,规模达800余亩。“以前请不到工,现在争着跟我一起干!”年初全县中药材产业调度会后,各项扶持政策落地生根,增添了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底气。
“ 地更绿、天更蓝、城市更漂亮,我们的家乡一定会越来越好,子子孙孙都受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展现出新的风姿,群众言语间都掩不住自豪感。半年来,在困难超出预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下,沅陵用看得见的行动和摸得着的变化给出了答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沅陵,必将吸引更多目光!
责编: 洪玲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