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近年来,中方县以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试点为契机,深入开展村级“五味议事”活动,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聚焦“在哪议”,确保议出“土味”。该县会同县组织部门,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基础上新增147个“红旗议事厅”,以自然院落为基础,下设2200个“红旗议事点”,村(社区)“常务”议事员2835名,就近就便构筑多元化、全覆盖议事协商阵地,有效激活小微自治单元,实现“小事本组议,大事院落议,难事村里议”,为村(居)民议事协商提供了议事场所、升级了硬件设施,营造了浓厚氛围。
(中方县龙井村议事协商会)
聚焦“谁来议”,确保议出“辣味”。探索“1+4+N”议事机制,“1”是组建民主议事协商会,第一书记任指导员,村(社区)书记为会长,党小组长、村(居)民组长为议事员。“4”是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村民委员会指导、村民议事会主导、村务监督委员会督导的“四位一体”议事协商机制。“N”是整合驻村工作队、村(居)民代表、两代表一委员、乡贤五老、致富能手、退伍军人、村辅警等共治力量纳入协商体系,畅通意见表达渠道。促使村(社区)干部放下架子,倾听意见,鼓励村(居)民放开胆子,畅所欲言,将话语权、评判权、监督权让给普通群众,用“红脸出汗”驱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聚焦“议什么”,确保议出“情味”。以群众关切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急难愁盼”难题,依托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构建党群关系“新纽带”,推动“议事”和“办事”相结合,“解释”和“解决”相助益。通过个人申领、组织安排、志愿服务等形式,组建环境整治、信访维稳、民事代办等党员便民服务队,广泛征集群众急事、难事、愁事,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流转纳入议事协商目录研究解决。创新“10+1微提案”制度,凡10户联名提议加1名党员担保的事项,必须提级递交村级议事协商会研究,并纳入重点线索关注清单动态跟进。力争将90%以上的问题解决在第一线,化解在萌芽中,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和治理效能。
聚焦“怎么议”,确保议出“趣味”。出台《中方县村民议事会组织规则和议事规则》(试行)。根据农村特点,因地制宜打造屋场会、田间会、纳凉会、线上会、农家夜话等适群众生活的议事场景,村级议事员当好“主持”,定期发起“群聊”,营造去形式化、非正式化的宽松气氛,谈笑风生中了解村情民情,宣传家事国事,促进议事工作向村民小组和自然院落延伸,逐渐改善部分村民不想议、不会议、不敢议的思维局限,切实激活参政议事的内在动力。
聚焦“学议行”,确保议出“党味”。依托议事协商会议,前移政策宣讲课堂,联村领导、村级宣讲团成员走进“屋场”,面对面梳理解读重点政策,以“土味乡音”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等群众听得进、用得到的“好声音”,实现“逢议必学,边议边学”,促进党课宣讲衔接融入议事主题,推动思想建设和民主建设互融共建。2022年以来,全县累计开展屋场宣讲1000余场,参会人数超20000余人次,解答疑惑300多人次。
(曹曼宁 罗小洪 廖凡)
责编: 李佳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