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以前都是泥巴路,鸡鸭粪便随处可见,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村民们都不愿意回来。”通道坪坦乡半坡村党支部书记欧勋这样感慨道。
(村干部和志愿者对村中环境整治提升 李尚引 摄)
自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半坡村在保留传统侗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利用本地竹木、土砖、旧瓦、鹅卵石等,对道路、沟渠、菜园、池塘等进行微景观改造。如今,被遗忘在深山里的古侗寨,焕发出新的活力。
近年来,在我市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的良好氛围下,通道依托党建赋魂大提档、示范赋彩大提质、文化赋新大提标、科技赋能大提速、产业赋力大提效五个方面,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质增效。
(村民们正在齐心协力对村子里的道路、沟渠等地修整。 李尚引 摄)
“千万工程”是基层党建的试金石。凡是干得好的村镇,都有一个战斗力强劲的基层党组织。通道全面推行“党组织引领、党员包片、老年人管寨、妇女治家”模式,在全县各村建立起人居环境整治党员先锋队,依靠党员干部帮带机制,每名党员干部联系3户至5户群众,点对点帮助农户搞好“八整洁”,着力构建“齐抓共管、共建共享”工作格局。
同时,按照“以微景观打造、引领人居环境宜品质”的思路,以坪坦片、陇城片和县溪至双江线、万佛山至木脚线“两片两线”为核心区,采取“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群众投劳”的模式,全力打造万佛山集镇、溪口集镇、菁芜洲集镇、地连村、向晖村等多个示范点。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通道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省级精品乡村2个、省级美丽乡村6个。
(全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来。 李尚引 摄)
农民群众永远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通道依托“侗款”文化,将村民建房、爱护环境、文明乡风等内容编入“款约”,深入推进“款约”和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建房理事会等方面的村民自治。通过建立“周清扫、月评比、季打擂、年考核”机制,广泛推行“红黑榜”模式,持续开展“文明家庭”“和美庭院”“美家美妇”“八整洁”评比,让全民参与家乡建设蔚然成风。
“现在很方便啦!手指点一点,以前存起来的瓶子、纸盒都可以直接让人来收了!”县溪镇多星村村民向大哥笑嘻嘻地对记者说。
近年来,通道依托科技赋能,推行“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化新模式,搭建“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实现城乡垃圾收储转运社会化,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2023年,该县农村垃圾转运量比去年同期下降 30%,垃圾无害化日处理量达 200吨,比2020年增加60%。
人居环境变美了,游客也纷至沓来。上半年,该县共接待游客211万人次,同比增长66.4%,旅游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76.74%。
(全媒体记者 苏明珠 通讯员 龙章登)
责编: 夏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