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赞美生活,让音乐奏响新时代。为纪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原创民族音乐会应运而生,并将于9月15日在怀化演出。近日,记者采访了“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原创民族音乐会发起人之一兼表演曲目《稻花飘香》作曲家刘一璋,探寻音乐会背后的故事。
(刘一璋本人供图)
“一粒种子,承载着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刘一璋在自己的作品简介中敲下这句话,实际上,这也承载着这场原创民族音乐会的深刻内涵。
“我们都知道,袁老是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就对全世界都有着巨大的贡献。因此这场音乐会以‘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为名,正是精准概括了袁老在杂交水稻上的伟大成就。”刘一璋将音乐会的由来娓娓道来,“2021年的5月22日,袁老在长沙逝世,举国悲痛。我正好在长沙,便前往现场祭奠,感到深深的震撼与不舍。由此,便萌生了纪念袁老的念头。作为一个年轻的文艺工作者,我想以自己熟知的领域,去表达我对袁老的哀思和怀念,那就是作曲。最初,我只是想创作一部优秀的作品来纪念我们国家、我们民族这么一位伟大的农业科学家,在作品有了雏形后,我想,我不能让曲子停留在谱面上,进而便有了举办民族音乐会的想法。”
举办一场音乐会,可不是一人能办成的事儿,该怎么办呢?刘一璋想到了怀化——这个与袁老有着莫大缘分的地方。“袁老最初便是在怀化洪江市安江农校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我了解到袁老与怀化的缘分后,便向怀化市委宣传部提交了民族音乐会的初步方案,非常幸运得到了怀化市的大力支持。于是,便有了这场原创民族音乐会。”刘一璋说。
(刘一璋本人供图)
有了怀化市的支持,刘一璋便放心地开始筹备。“我本身从事创作工作,身边有许多非常优秀的良师益友,于是我就向他们发出了邀约,大家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都非常支持,音乐会的主创很快便聚集起来了。”于刘一璋而言,这个过程是非常顺利的,他感到很幸运也很感动。
刘一璋告诉记者,这场音乐会有7首原创作品,均为优秀的音乐家们为此次音乐会特别创作的,此前从未演出过,这次是世界首演。“这场音乐会将是多样性和统一性有机结合的一场盛宴。”刘一璋说,“多样性在于我们的7位作曲家涵盖中国音乐界老中青三代,老一辈的有业内泰斗杜鸣心老师,中生代有孟勇、江晖老师,年轻一代的有李韵、邹昊、刘音彤老师,我很幸运也在此列。因时代不同,我们看待同一件事角度不同,而且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经历、不同环境,因此,我们创作的作品会呈现丰富多样的特点。但是,整个音乐会的主题是统一的,大家基于一个主题创作,各有延伸,又确保了音乐会的整体效果,会让观众有更好的体验。”
刘一璋还透露,在这场音乐会中,有非常多的怀化当地民族元素。“在构思音乐会时,我想用我们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的形式去表达国人对袁老的感情,这就是‘民族音乐会’的由来。”刘一璋说,“怀化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这让我们有了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这场音乐会,不但是纪念袁老,也是在用音乐的方式去描写怀化,让大家更加了解怀化、喜爱怀化。”
在刘一璋的原创作品《稻花飘香》中,也采用了大量怀化当地的民族文化元素。“我曾受邀来怀化采风,深入了解怀化地区特色和民俗民调、生活习俗各个方面,这对我的创作有很大帮助,在我的作品里,大量的音乐元素都来源于采风时获得的灵感,比如苗族歌鼟、侗族大歌、沅水号子等。”刘一璋介绍道,“我的作品以袁隆平先生的生平事迹为主线,将乐思由静至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呈现出来。作品主要分为三个段落,分别展现在怀化安江农校试验田中,科学家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历经反复试验的艰苦磨难;劳动者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辛勤耕耘;以及实验种植成功后,胜利丰收的喜悦。沅水号子作为我国流传在劳动人民之间的一种音乐体裁,会在表层体现出来,侗族大歌和苗族歌鼟则更多运用在深层次方面。乐曲开始于静谧祥和的色彩氛围,并以此引入两件大笛所演奏的主题旋律,展现袁老在安江农校时躬身钻研的艰苦与磨难,第二部分以高昂的旋律刻画丰收的喜悦,第三部分为全曲最高潮的段落,在高昂的旋律基础上加以变奏,描绘袁老获得‘共和国勋章’隆重热烈的场景,颂扬袁老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一辈子躬耕田野的崇高风范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伟大精神。”
“音乐会已经在最后排练阶段……”采访结束,刘一璋笑着说道,“期待到时候与你们见面。”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洁)
刘一璋个人介绍:
旅美青年作曲家,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音乐学院音乐博士。曾荣获2022美国ASCAP Morton Gould青年作曲家荣誉奖、奥地利2022 Golden Key作曲比赛二等奖、中国2022识途音乐奖二等奖、英国2021 RMN Classical 钢琴作品征集奖、英国国王歌手新音乐奖优秀奖、2019林耀基中国风格独奏小提琴国际作曲比赛优秀奖等。他的音乐作品在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巴西等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泛的演奏与传播。其中钢琴作品《Tempestuous Flow》由英国RMN Music出版发行并被收录于大英图书馆声音和音乐档案馆。他合作过的乐团和艺术家包括但不限于巴西国家交响乐团、美国JACK四重奏、美国Formalist四重奏、瑞士萨克斯演奏家Laurent Estoppey和美国诗人Charles Anthony Silvestri。他参与的重要音乐活动有,2022美国堪萨斯大学亚太古典音乐研讨会、中国长江之韵:2020世界知名音乐院校交流展演季、意大利soundSCAPE音乐节、巴西圣保罗当代作曲家音乐节、美国大西洋音乐节、意大利亚得里亚海国际音乐节等。他指挥演出并录制的作品《Pear Blossom》由RMN Classical于2020年3月出版发行。此外,他还担任过“眼与心”——2015中国深圳联觉艺术展音乐总监。刘一璋的音乐风格成长在东西方文化交汇处,他的音乐将中国传统哲学、诗歌、民间小调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作为通过结合中西方音乐传统来跨越文化障碍的作曲家,被英国国王歌手合唱团誉为“一位无可争议的技艺非凡的作曲家。”其音乐被我国著名作曲家杜鸣心先生评价为:“旋律深情、配器精细、结构新颖。”
责编: 兰驰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