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深山珍宝”搬上民族音乐舞台 ——访“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原创民族音乐会《南国雪峰》作曲邹昊

掌上怀化> 2023-09-04 19:35

在绵亘千里的雪峰山脉之侧,在郁郁葱葱的大山深处,蕴藏着一种古老的声音艺术——靖州苗族歌鼟。苗族歌鼟为多声部民歌形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深山珍宝”“天籁之音”。青年作曲家邹昊以苗族歌鼟中的酒歌为主要素材,为“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原创民族音乐会创作了曲子《南国雪峰》。近日,记者采访邹昊,听他讲述创作《南国雪峰》背后的故事。

“‘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原创民族音乐会是一场民族音乐盛会,于是我就想结合怀化当地民族元素来创作,当时想到的是侗族大歌和苗族歌鼟,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取材,最后我决定把苗族歌鼟搬上这次民族音乐会的舞台,向听众展现歌鼟艺术那深邃又动人的魅力。”邹昊说,“苗族歌鼟源自于古老的苗族村寨,历史非常悠久,大体来说是一种民间合唱方式,旋律悠扬婉转跌宕起伏,详细来说是多声部的,带有即兴兴致的无伴奏合唱,又有领唱、对唱等很多种灵活的表现形式,我认为是非常有活力、自由的民歌,非常吸引我。”

邹昊自幼受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作品旨在呈现东方人文艺术的诗意与韵致,音乐创作手法侧重于音色的多样性及其色彩化的组织方式。在《南国雪峰》的创作中,他也沿用了自己拿手的创作手法,不过,在此基础上,他做了大量的创新。

“这首曲子是为民族管弦乐队而作的,苗族歌鼟形式比较自由,大型的国乐团则比较标准和规范,侧重于团体的配合,如何让苗族歌鼟与管弦乐完美融合,是我在创作中一直思考的问题。”邹昊向记者介绍道,“不过,歌鼟虽然形式自由,但还是有一个固定的架构在里面。我让乐器去模仿歌鼟人声唱的感觉,通过这种模仿,达到一定的相似度。并且,在结合的过程中,我用不同乐器来模拟音色的变换,还运用了很多和声,以此丰富音乐的层次,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听众感到新奇的同时不会感到疲劳。”

“怀化是一个比较多元化的地方,民族音乐也特别多,非常吸引人。我认为这场音乐会向大众展现了不同的音乐文化、风俗、知识,一定会是一场音乐盛会。”邹昊说。

邹昊个人简介:

青年作曲家。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在读博士,师从陈怡、周龙与Yotam Haber教授。曾荣获2021美国ASCAP Morton Gould青年作曲家大奖,第十八届阳光杯作曲比赛奖,UMKC George Kemner作曲比赛奖,并入围2022 RED NOTE作曲比赛决赛。曾与Oberlin Contemporary Music Ensemble, HubNewMusic,北京当代乐团,theUMKC Conservatory Orchestra,the Royal Scottish National Orchestra 等诸多乐团及演奏家成功合作。他的多部作品由上海音乐出版社,RMN Music 以及 Ablaze Records 出版并发行。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洁)

责编: 陈亚红

/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