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日前,在麻阳岩门镇平原村的高标准农田里,一片片金黄的稻田与连绵起伏的远山近水、错落有致的美丽村庄、纵横交错的田间小道相映成趣。伴随着“轰隆隆”的机鸣声,种植大户张嗣勇正忙着调度、指挥收割机,将一串串饱满的稻穗收入“囊中”,丰收的喜悦让他笑得合不拢嘴。张嗣勇告诉记者,自己今年种了70多公顷中稻,预计总产量能够达到90万斤。
在怀化安江农校纪念园内,天然不育株的试验田迎来丰收,3.7公顷水稻制种进入紧张的收割期。据了解,这几块试验田是当年袁隆平院士在1964年的时候发现天然不育株的试验田,到目前也一直在使用。从试验田里收割的水稻样本带至海南进行南繁育种,进行加代选育,待科研人员返回后,他们带回的种子将会播撒在这片试验田里,开展600余个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实验,进而选育出更多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
“试验田今年已经开始收割了,安江这一季的科学试验已经结束了,收割机在田里面是后续材料试验的混收的过程,安江这一季的科研主要以产量为主,在注重产量的同时注重优质、安全,保证大家在吃饱的同时也吃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副研究员宋克堡说道。
今年以来,怀化市农业部门严格对标上级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实施了七大措施,强力有序的推进粮食生产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全市优质稻面积已经达到83200公顷,其中高档优质稻56927公顷,“一片一种”高档优质稻面积26273公顷,“一企一片一种”订单面积16420公顷。全市种粮新型主体达4520个,其中2公顷以上种粮大户3937户。支持开展粮食精深加工,延伸优质米、玉米、高粱等产业加工链和产业化水平。坚持以杂交水稻制种为主,发挥溆浦县、靖州、洪江市、芷江、辰溪县、会同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作用,完成杂交水稻制种9333公顷。截至目前,全市水稻完成收割约95%。
(全媒体记者 补秀梅 通讯员 龚森 谢梓健 邱思雨)
责编: 夏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