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勇,怀化铁路公安处靖州所民警,三级高级警长,人称“丁记者”。1963年出生的他,有“60后”的坚强、乐观、奋进。从警40年,他始终坚守一线岗位,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宣传铁路公安的先进事迹,展现铁路公安忠于职守、英勇无畏的英姿,先后在各级媒体刊发各类稿件32000余篇,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6次,获得个人嘉奖8次。
(1990年在“怀化日报”发表的一篇图文信息)
1984年,怀揣着警察梦,丁勇加入了怀铁公安警队,任原怀化南站派出所民警。1985年,他调入乘警大队,也正是在这里找到自己一生的兴趣与热爱。
调至乘警大队不久,一次日常的交班会上,有乘警汇报工作中协助省公安厅在列车上查获一起文物走私案,追回价值30余万元的国宝“玉宫灯”。听闻此事后,丁勇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新闻素材。会后,他立即根据该事件撰写了《乘警协力相助 三十万国宝失而复得》的新闻稿,投递给《铁路工人报》。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令他异常兴奋,从此对新闻宣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85年至2023年共收集整理见报剪辑本40余本)
乘警跑车天南地北,遇到的人和事形形色色,故事多,素材多。在这青春时光,他将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撰写新闻稿。从最初的偶有见报,到后来的报社常客;从最初的小“豆腐块”,到后来的人物专题、长篇通讯。他不断尝试突破自己写作水平,见报率也不断攀升。
1990年,他带上新购买的“美能达”相机,满大街寻找拍摄目标。时年,盐业公司装了一车盐,在菜市场打出“盐不涨价”的辟谣牌子。见此,他意识到这是一则非常好的新闻,举起相机便拍了下来。随后,投稿至《怀化日报》刊发。第一张照片上稿后,他兴奋至极,自此开始不断研究创作摄影作品。
(1985年在“铁路工人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上世纪九十年代,数码相机尚未成熟,胶卷相机照片都需冲洗,为节约成本,他将自家厕所改成暗房,从批发市场购买大卷的胶卷和相纸,自己冲洗照片。乐此不疲的他,摄影作品也在路内路外全面开花。《招聘警长》《女警官的骄傲》《一路高歌》等摄影作品,被《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等多家报纸刊发。《神兵天降》《步步高升》等作品,也在各类摄影比赛中获奖。
1991年,他在报纸上刊发各类新闻稿件80余篇,因宣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随后,他以平均每两天上一篇稿件的惊人成绩,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认可,先后于1994年、1996年、2001年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为表彰他多年来对公安宣传作出的贡献,于2002年被授予个人二等功。
“他把家都当招待所了!”默默支持他的妻子常这样调侃他。为了反映乘警列车上过年的场景,他连续八年,在大年三十登上怀化至北京K268次列车。每年春运、各类事件、重大活动等,他都会被局、处抽调开展专职宣传。他用相机,展现了铁路警察忠贞为民的无私奉献,记录了铁路发展从无到有的巨大飞跃,见证了祖国发展逐渐富强的繁荣昌盛。
2014年,在他的策划下,怀化铁路公安处成立“金盾摄影协会”。依托协会,他无私将自己摄影宣传经验传授给大家,带领青年民警深入一线拍摄采风,培养了一大批摄影爱好者。(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鸿鹏 通讯员 邓少魁)
责编: 李佳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