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助力民族团结进步——怀化市科技馆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侧记

怀化市科技馆位于怀化市鹤城区南环路,是以生态科技为特色的综合性科普场馆,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实物、图片、模型、多媒体互动体验和演示手段来传播现代科技知识,反映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科技馆总建筑面积18500平方米,展陈面积7000余平方米,2019年正式开馆,免费对外开放,年均接待人次30余万。

2022年以来,市科技馆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决策部署,创新开展“现代科技+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宣传教育模式,成功打造出全省首个由地市级科技场馆建设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打造特色展区

(中央民大调研组在市科技馆调研)

为教育引领各族群众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今年6月以来,怀化市委、市政府在怀化市科技馆建设打造了怀化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场馆占地面积640平方米,共分为“思想领航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凝心铸魂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怀化”“深度融合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理 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五个篇章。

(怀化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

“我们将不定期组织公众、学生等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通过沉浸式、嵌入式的体验方式,引导各族群众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为怀化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营造浓厚氛围。”怀化市科技馆馆长周升介绍。

据了解,怀化市科技馆共设六个体验区,即生态家园体验区、基础科学体验区、主题教育体验区、中华文化体验区、消防教育体验区和禁毒教育体验区。

(怀化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

在这些体验区里,各民族的青少年们可以学习水能发电知识、消防安全科普知识、禁毒科普知识;可以了解袁隆平院士“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的故事;可以在VR座椅上“飞越中国”,纵览中华大地的大好河山和民族风情;可以感受中华航天文化、机器人科技创新、竞技运动、中华美术、中华文学......

“我们以‘科技自立自强、文化凝心铸魂、团结就是力量’为主线,以丰富的展品展项为载体,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娃娃抓起的社会教育思路融入办馆理念中,让各民族群众尤其是各族青少年在参与科技馆展项互动体验、寓教于乐学习过程中,了解科学知识,启迪创新意识,全方位打造‘有形、有感、有效’共享平台。”周升介绍。

创新科普形式

9月23日,2023年怀化市全国科普日活动暨“百名院士进校园、万名科技工作者上讲台”联合行动在怀化市科技馆启动。

(家长与孩子在科技馆里体验趣味活动)

当天,市科技馆在圆形剧场开展了儿童剧《瞳梦国奇旅》展演、同时,在科技馆展厅内开展了第二届怀化市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技体育辅导员培训班、科普嘉年华、科普游戏大闯关等多个科普活动,通过“参观+讲解+沉浸式互动体验”的模式,引导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崇尚科学,发现科学之美,有效促进了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科技馆进校园”活动)

为创新科普方式,怀化市科技馆以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为抓手,通过科技培训、科普宣传、科普讲座、科技研学等多种方式,持续提升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并把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融入科技研学、展示展演等活动中。

以“全国科普日”活动为契机,怀化市科技馆还精心组织了“科技馆进校园”活动,把科技的种子散播到全市各个角落,让各个民族的孩子们都能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9月20日、21日、22日,活动先后走进溆浦县小横垅乡、芷江侗族自治县新店坪镇、洪江市安江镇等地的中心小学,通过遥控仪器、触摸设备元件、VR眼镜等展品,为孩子们科普了光学、力学、电学、磁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机器人跳舞也太酷了!”“太神奇了!”活动现场,孩子们连连称叹。

(“小小讲解员”为观众们进行讲解)

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获取了更多书本外的知识,还让大家在实践的过程中相互关爱、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进一步提升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此外,我们还引入了‘小小讲解员’这一特色展教活动,‘小小讲解员’身着民族服装,以讲、唱、跳等方式,让市民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各民族的科学文化魅力。”周升介绍,自今年5月份全面改造升级重新对外免费开放以来,怀化市科技馆已接待公众8万余人次,开展了各类科普活动二十余场,参与活动人数近3万人。(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金欣 通讯员 谢佳佳)

责编: Xiaxiao

广告
广告
广告
/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