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育“金种子”浇灌“团结花”——怀化倾心打造安江农校纪念园“种子馆”

掌上怀化> 2023-11-02 20:06

怀化,世界杂交水稻发源地。袁隆平院士毕业后来到怀化安江农校,在这里,他从事教学及杂交水稻研究长达37年之久,成功培育出了第一粒杂交水稻种子。也是在这里,他让一粒种子从怀化走向世界,也改变了世界。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种子是生命的开端,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走进安江农校纪念园好种子展厅,呈现的是一批批民族团结进步“好种子”,他们是五溪大地各族儿女团结奋进的缩影。每位参观者在学习袁隆平院士高贵品质和崇高风范的同时,也被身边“好种子”的优秀品质所感染。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挖掘“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引领全市各族儿女争当向阳、传承、开拓、包容、共生的“好种子”,打造“种子精神+民族团结”的创建升级版,绘就五溪大地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实行动 汇聚正能量

一张张喜悦的笑脸、一个个美好的故事,处处能看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景……展厅内,呈现出五溪各族儿女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共同为未来而奋斗的美好画面。

(游客参观 以上照片均由补荣洪摄)

“三省坡”因地处贵州、湖南和广西三省(区)交界地而得名。主要聚居着汉、侗、苗、瑶、壮等民族。三地区山水相依、文化相近、民俗相通、交通相连、人缘相亲,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具有深厚的历史、思想、群众和地理基础。

“在‘三省坡’边界联合党支部协调下,帮我找回了‘失地’,现在已经种上茶叶啦!”湘桂黔三省边界联合党支部为家住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镇骆团村的村民吴言根解决陈年跨省林地纠纷,这是独坡镇创新省际边界社会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芷江侗族自治县荷花池小学打造“书香校园”“安全文明校园”“绿色健康校园”和“团结奋进”校园,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校内教育和社会教育,行为规范引导和灵魂铸造,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当作培根铸魂工程,于“无声”处润“童”心。

今年5月12日,连续举办九届的书写大赛已成为荷花池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体化的一大品牌,并形成了“家校共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氛围。现在,以荷花池小学为“领头羊”,芷江侗族自治县107所各类各级学校和幼儿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渐成燎原之势。

讲传承 奉献楷模多

(展馆内)

民族团结靠每个人的身体力行。五溪各族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谱写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诗篇。

翻开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研究画卷,涌现出袁隆平、李必湖、邓华凤等一批批科学家,躬耕田野一辈子,科研团队攻克了一个一个的难关,一批批学院科技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续写着杂交水稻研究史上新的篇章。

一稻济天下,精神永传承。“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的接力棒正在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传递。作为省内定向培养基层农技特岗生五所高校之一,从2019年开始,怀化职院共招录定向培养基层农技特岗生539名。2022年,首批210名基层农技特岗生毕业走向全省各地区,为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圆满完成了省农业农村厅等四部门提出的“培养一批扎根基层、服务农业、知识扎实、技能熟练的基层农技特岗人员”的目标任务,为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力。

今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怀化励志青年罗小小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并接受央视《新闻联播》采访。

近年来,在各级残联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罗小小和所在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3612场次,帮助了12 万余名留守儿童、事实孤儿及残疾儿童(家庭),为 13620 余名大病患者捐助善款1.6亿元。他以梦想为伴、与时代同行,用顽强斗志超越自我,以智慧汗水奉献社会,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播撒到五溪大地上。

旅游扶贫惠万民,雪峰山上报春晖。溆浦人陈黎明积极探索的“文旅+民族团结”融合发展示范样板,跨区域开发雪峰山旅游,做强文旅融合大品牌,让文旅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促交流 认同感扎根心中

(安江农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怀化市多措并举,开发更多优质就业岗位,为西藏籍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来怀就业发展机会,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22年,迎来了10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来怀就业。西藏学生“走出去”就业成为怀化就业扩量提质的新增长极,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实践。

“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提供这次就业机会,一定会好好珍惜,争当民族团结的排头兵、践行者,搭建起藏湘一家亲友谊桥梁,为溆浦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西藏籍高校毕业生洛桑班久和平措旺堆写下感想。

“最近,我和同事经常到基地参观学习,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学习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要有实打实的能力去那边开展工作。”谭寨乡楠木桥村工作人员谭辉将被选派到亚尔镇亚尔村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交流学习。

近年来,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谭寨乡楠木桥村与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亚尔村携手共进,通过开展党建、产业、人才、文化等方面的协作,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多路径的结对帮扶新格局,大力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走出了一条有特色、有亮点、可持续发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新路子”,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每一粒种子的成长,都承载着时代的力量。种子是生命的开端,更是精神的延续。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方土地。五溪各族儿女干在一起、乐在一起,真诚交往、真心交流、真情交融。(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程程 通讯员 谢佳佳)

责编: 李佳阳

/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