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由中共怀化市委、怀化市人民政府主办,怀化市委宣传部、怀化市文旅广体局,中共沅陵县委,沅陵县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央视网、湖南总站联合承办,沅陵辰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央视娱乐传媒承制的2023中华书山开山大典带领观众开启沉寂两千年的文化圣山,沅陵之美惊艳刷屏、书山之韵引发热议。
本次开山大典在央视频、央视网多终端同步直播,累计曝光破千万,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达1.2亿,短视频热度持续攀升,助力话题#第二届怀化旅游发展大会#登上抖音实时上升热点。网友盛赞:“目之所及都是文化与审美的激荡与碰撞!”
2023中华书山开山大典以诗歌朗诵、民乐表演、主题演讲、话剧、舞蹈等九种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回答了“何以中华书山,如何赓续文脉”的时代之问。这场集“仪式+文化+艺术”为一体的视听盛宴,让薪火相传的华夏精神生发出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认为,对于当代中国人、当代中国文艺工作者来说,文化自信来自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更源自蕴含着中华民族主体的生命精神和历代华夏儿女的创新创造。节目《中华书山》以微戏剧的形式,向众人呈现华夏民族文明演进的痕迹,让大家在沉浸式戏剧体验中走入典籍记载的深处,感受古代先贤上下求索,笃行致远的足迹。
在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作家王跃文眼中,沅陵二酉山是赓续中华文明火种的文化圣山,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中华儿女所敬仰。而今,二酉山正式命名为“中华书山”,隆重举行开山大典,意义非凡。“2023中华书山开山大典”上,诗颂二酉山、学童开蒙启智、秦博士伏生藏书演绎、公益捐书等环节都精彩感人,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助力书香中国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梁晓声表示,百千年间,上古先贤,近代文人,如群星闪耀沅陵的历史天空。关于“藏”这个字,我们会联想到藏权杖、藏宝图。阿里巴巴在山洞藏的是珍宝,而我们的文化先贤为我们藏的是书啊!沅陵,作为“学富五车,书通二酉”典出地,拥有藏书千年的“中华书山”二酉山,这历经千年积淀的文化财富,便是“2023中华书山开山大典”内容创作的“源”。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评价古乐演奏《颂·黄钟大吕》:用“八音”的魅力唤醒传统的“律吕”,让来自先秦的“黄钟”遇见沅江、酉水河畔的沅陵,背靠二酉名山,面朝江上清风,古之律吕奏响出恢弘的时代新声。
对于短篇戏剧《中华书山》,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谈道,节目以当代眼光重新诠释经典,通过艺术化的创编、演绎和当代表达,让古籍里寥寥数笔的“伏生藏书”变得可知可感、可信可敬。同时,使中华五千年思想精髓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其中,整体突出的民族主体性非常可贵,是中华文化往外传播的一个前提。总体而言,沅陵的文旅活动将“戏剧”这一艺术形式作为传达地方文化品牌力量的重要形式,提供了戏剧艺术文旅融合发展方向之一。
中国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有感而发:秦火焚书的至暗时刻,博士官伏生护书、藏书、传书,是古籍保护历史上传说千年的动人故事,后世有《尚书》可读,有书可读,应知“二酉藏书”。看一看“学富五车,书通二酉”的来处吧!跨越千年的古籍“活”在当代,润泽人心,抚今追昔,不胜感慨。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表示,中国文化“沅”源有自,华夏文脉气韵深长。二酉藏书,冠绝中华书山;湖湘沅陵,坐拥千年非凡。“2023中华书山开山大典”以“伏生藏书”的执着勇气,以守正创新的正气锐气,再度释放“中华书山”二酉山的青春活力,再度彰显中华文明的思想智慧与千年辉光。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王志对“2023中华书山开山大典”表示祝贺:城市有大小,文化无高低。在我们国家,县级区划是个特别的存在,也是产生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富矿。聚人气、接地气、谋幸福、促发展,热烈祝贺湖南怀化沅陵“2023中华书山开山大典”圆满成功,衷心祝愿明天的沅陵越来越好、越来越美。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导演李少红肯定“2023中华书山开山大典”在实景中真情演绎,在山水间续写传奇,用一场精心、精确、动人、动情的文化盛典,重述一座城的前世今生,提炼历史的精粹、文化的精魂。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指出“2023中华书山开山大典”无论是别开生面的舞台设计,还是体现沅陵特色历史文化的内容编排都彰显出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价值,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体现。整场演出结合新的技术和艺术手段,既让观众有亲临现场、赏心悦目的感受,也让大众对沅陵产生新的审美体验,可以说构建了一种视听艺术的新表达。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认为,以新媒体、新文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是电视媒体人的职责所在。在这方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央视网、湖南总站与湖南沅陵联合打造的“2023中华书山开山大典”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它是一场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呈现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媒体深度融合赋能文旅发展的生动实践。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总撰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冷凇表示,“2023中华书山开山大典”通过在酉山沅水间打造一场融汇古今、重唤记忆的文化盛典,实现了文化+旅游+艺术的力量叠加,创造了极具辨识度的文旅融合示范样板。总台充分发挥国际一流的媒体平台、资源优势和内容生产传播优势,将“中华书山”IP幻化为各地实实在在的关注“流量”、真真切切的文旅转化“能量”,为县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发蓬勃“力量”。
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看来,今天的地方文旅场景已不再是单一的观览过程,而是通过交互乃至多线性、多重叙事的体验,探索并推动着文旅空间从“文旅1.0”到“文旅4.0”的场域迭代转换,从而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体验”的超空间虚实共生。“2023中华书山开山大典”体现出两大亮点,一是身临其境,完成了“中华书山”故事的经典重现;二是文艺上新,以九种艺术形式实现了“中华书山”文化的时代书写。
守中华传统文化之正,创时代表达之新。从年轻观众点赞到专家学者热议,“2023中华书山开山大典”于故事间话传承,于创新中谋发展,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文化共鸣,也打开了“央地联动”模式在助力区域文旅品牌打造上的更多可能性。
责编: 李佳阳
来源: 央视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