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爱梅
2023年9月16日上午,风轻云淡,秋高气爽,靖州文峰塔景区里古塔写意,古韵流芳。靖州城区学校“了翁文化进校园”教师培训在这里举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老师当日启灵篇,亲手传承岂偶然”之感油然而生。我感受到了魏了翁这座文化丰碑带来的心灵震撼,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给予的骄傲和自豪,更感受到了肩负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面对先师魏了翁,我一直在反复思考: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该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做点什么,我觉得当务之急是应该做好五个方面的传承。
首先要传承逆境治学。魏了翁集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于一身,在朝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失意治学,结庐授业,潜心研学。他谪居靖州,创办了声名显赫的靖州鹤山书院,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逆境治学,让我们看到一个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那种不为困难所干扰,不为境遇所阻遏的进取心态。这种生活态度,不仅是治愈自身伤痛的良药,更是一副济民良方。为业,为传播思想,真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当然,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还远远谈不上什么逆境,但困惑和抱怨在所难免,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呢?我觉得抱怨无济于事,何不像魏了翁那样积极面对。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节;正视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学会整理好心态和情绪。把困难和挫折当作陪伴的朋友,心态坦然豁达,豁达就会找到另一条出路,世界会为自己打开另一扇窗。
其次要传承以本治学。魏了翁诗句“不欲于卖花旦头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告诉我们应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发现真正的价值,而不是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其中立德树人最具根本性。新时代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提升能力,更要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格。作为一线的教学工作者,为汇聚育人合力作贡献,要善于统筹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把自己融入多维并进、互补互动、综合融通的育人机制之中,融入“大思政”格局之中,为培养时代新人做出自己的努力。
再次要传承仁爱治学。八百年前,魏了翁抵达靖州,所见是“城中不满四十家,气象萧条,盖可想见”。试想,在一个横僿不文的蛮荒之地,要进行治学谈何容易?魏了翁没有气馁。他认为“心即天,心即理”,主张“尽心以求诸理”,借此以“端正人心”。他兼容并包的理学思想正体现了“仁爱”之心。用仁爱之心创办靖州鹤山书院,传播文化,启蒙蛮荒。不但为靖州,也为周边地区播下文化的种子,“蛮荒”之人变成了谦谦君子。那么面对一个个具有丰富情感的鲜活生命,如何去做有仁爱之心的老师?我们要摒弃高高在上的心态,平易近人地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这需要尊重和理解学生,用爱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接纳学生的不完美,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从而达到心与心的沟通。
四是要传承体验治学。体验式教学方法,自古有之。魏了翁就是体验式教学的大师和楷模。他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将教学与体验完美结合起来,将心悟与体悟完美结合起来,在互相切磋中增进对义理之学的掌握和理解。他强调道贵自得,主张精体实践,在梳理前人易学的过程中,编纂完成了两部总结性易学专著:《九经要义》《周易集义》。“精体实践”的主张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教学方式对于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验式学习是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生命规律的科学学习方法;是尊重知识增长、能力提升、身心和人格发展与健全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身体性的参与和经历,把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心灵感受、生活世界和学习的新知识融会贯通,从而获得独特的个人感受和见解,构建出新的知识体系的学习活动。我们作为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亲身体验,学会思维,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学习成果,从而使学生的素养得到提高,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五是要传承创新治学。魏了翁的治学,从来没有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是“乃探造物之至赜”“阐发幽秘”,朴素的话里隐藏着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国家,才能让自己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在教学中有共性的存在,也尊重个性的发展;有集体的智慧,也存在独特的思维;有合作的结晶,也欣赏个体的创造。
总之,我们崇尚和学习魏了翁的高贵品格和教育精神,就是要不断研究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汲取宝贵财富里的精髓,带着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责编: 陈亚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