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覃圆琦
南宋寿词达人魏了翁创作了101首祝寿词,而在《鹤山先生大全文集》109卷中,其中两首是魏了翁于宝庆元年(1225年)在贬谪于靖州期间写给孙应龙的祝寿词。
为什么同一个人要为他写两首祝寿词呢?在《八闽通志》中记载:“孙应龙,字从之。开禧中应武举廷试,时大臣始开边隙,策召及之。应龙对,再以‘兵兴启衅,轻举妄动’为言,有司奇之,欲置首选,或诋其不合时好,犹居鼎魁。历官五典边郡,一总戎轺,深为魏了翁所敬重。”从中可得知,魏了翁颇为敬重孙应龙,而两人此刻都同样有着因被人诬陷惨遭贬谪的经历。于是,这首《水调歌头·孙靖州应龙生日》作为魏了翁刚被贬谪不久后,写给孙应龙的祝寿词之一,也包含了颇多情绪:
九十九峰下,百二十年州。西风吹起客梦,月满驿南楼。影入天河左界,辰在寿星向上,还是去年秋。要和木兰曲,载酒寿君侯。
天边信,云外步,去难留。寿觞庭院依旧,已带别离愁。离合钟情未免,行止关人何事,浪白世间头。将相时来作,身健百无忧。
“九十九峰下,百二十年州。”在万千高耸有名的山峰之下,有一座有着一百二十年历史的州县。这州县是哪里呢?《直隶靖州志》中这样说:“宋崇宁二年(1103)到清朝,靖州历为封建王朝的州、府、路、军等治所。”结合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宝庆元年(1225年)就可知道,从靖州建立到诗人创作这首词的时间间隔正是一百二十多年,此时恰逢诗人被贬谪到靖州。
“西风吹起客梦,月满驿南楼。”西风吹起旅客的梦,月亮在驿站的南楼上方升起。古人常用西风代指秋天的风,想来在当时,魏了翁本就因被贬谪而感到郁郁不平,一缕缕秋风袭来,在一个本就萧瑟的夜晚又恰逢“满月”这样一个应该阖家团圆的时刻,于是,秋风中带的那一丝凉意好像吹到了心底,蕴含着无限凄凉与悲苦的情调。
“影入天河左界,辰在寿星向上,还是去年秋。”月亮的影子投射在银河的左边界上,此时,作者望着天上的月,又不禁想到,时辰已经到了寿星升起的时候了,时间好像回到了去年秋天应龙的生辰。“要和木兰曲,载酒寿君侯。”作者唱着一首《木兰辞》,带着酒去祝贺寿君。表面看,“木兰曲”只是一首普通的北朝民歌,实则却暗含着作者想要和花木兰一样保家卫国的心情以及他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可是纵使作者想要建功立业、实现心中抱负,想要提一壶好酒给友人庆生,此刻在这蛮荒之地,只怕是这一缕缕西风吹起了客梦,又吹散了客梦,留下一地的感慨与悲凉。
下阕笔锋一转,回到现实:“天边信,云外步,去难留。”贬谪的消息仿佛从天边传来,让“我”去遥远的地方,很难留下来。“云外”指高山之外,唐代元稹的《玉泉道中作》一诗就有提到:“遐想云外寺,峯峦渺相望。”因此云外也指世外,而这里的“云外步”则说明被贬地路途之远、地理位置之偏僻。只是贬谪的消息一传来,只怕是很难留下来啊。于是作者发出感叹“寿觞庭院依旧,已带别离愁。”“觞”在《说文解字》中是古代盛酒器的意思,“寿觞”则指举办寿宴酒席。于是作者说,那个举办寿宴酒席的庭院还是老样子,却因自己和友人分离而带上别离的忧愁。庭院当然还是那个庭院,“已带别离愁”的不是庭院而是人。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含蓄地将作者在此情此景下想到与老友分别的悲伤、被贬的凄苦都尽数展现。这一句,也颇有唐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那般在两相对比之下,物是人非的悲凉之感。如果说在上阕中,作者极力想要隐藏自己的情绪,透出的只是隐隐的悲伤,那么此刻仿佛再也抑制不住倾泻而出。
“离合钟情未免,行止关人何事,浪白世间头。”分离和相聚的情感难以免除,离开和停留又与别人有什么关系呢,只是白白浪费时间罢了。前一句还说“寿觞庭院”带上了别离的愁绪,下一句作者又仿佛一下子从悲伤的情绪中脱离出来,开解自己与友人。“将相时来作,身健百无忧”,升华了整首词。此刻,在写给知己好友的词作中,被贬谪的悲伤、在异乡漂泊的孤独与对好友的思念都仿佛找到了一个出口,似是故作轻松,又似真的看开那般说道:“如果能遇到合适的时机,即使是平凡的人也能做出伟大的事业,只要身体健康就不必担心任何事情。”固然魏了翁在一生中反对佛教和老庄思想中的“无欲”观念,推崇朱熹的理学,提出了“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的理论,强调心的重要性。然而魏了翁一生在南宋与金国对峙的局面中度过,并以救国、御外、忠君的信念始终不移上陈国事,此刻却刚刚因遭受诬陷而被贬谪,真的能做到如此“旷达”吗?从整首词上看,显然未必,但这一句让人读来觉得失意惆怅中还是带着一些开阔旷达。
放眼整首词,语句清新自然,韵律整齐,读来朗朗上口,文字通俗易懂而又意味深长。上阕一个“西风”一个“月”就将一个凄凉清冷的意境营造出来,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可谓用笔之妙。下阕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既对现实世界的遭遇感到悲伤,又极力从这样的情绪中跳出来,转而又对自己与友人进行开解。因此整首词蕴含了颇多情绪——悲凉、孤独、思念、惆怅、旷达……由此想来,这首水调歌头,不仅仅是写给孙应龙的,也是写给魏了翁自己的。“将相时来作,身健百无忧”,相信无论是身在朝堂还是州县,只要心有明君圣贤,不负吾心,都会为国为民作出贡献的,所以,此刻的境遇,于我心何扰哉?
责编: 陈亚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