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洁净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楼房,干净整洁的庭院……走进洪江市沙湾乡溪口村,犹如行走画中,柑橘花香扑面而来,让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该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着力点,创新“54321”工作法,使村容村貌不断提“颜”增“质”。
注重硬件提升,实现“五化”全覆盖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溪口村首先从硬件着手,实现路面硬化、干道净化、路灯亮化、沿线绿化、墙面美化的“五化”全覆盖。
该村先后新修产业路5.2公里,完成道路提质改造10公里,给村民运输柑橘和香葱带来便利;每年重点开展腐烂柑橘、水葫芦、村内生活垃圾、粪污等农业生产物和村内沟渠塘坝的清运、清理、整治工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新建2处休闲文化广场,为全村老百姓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安装太阳能路灯160盏,全村村组道路实现全覆盖亮化,为村民夜间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在村主干道旁加种桂花300株、香樟500株、红叶石楠800株,使人居环境愈加秀美,村容村貌整洁美观。
“去年我们投入近5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的卫生死角清理,环境有了大变化,大家‘自己家乡自己爱’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了。”该村党支部书记胡松云说道。
溪口村村部
发动群众参与,用活“四会”见成效
溪口村始终坚持人居环境共建共创思路,发挥“四会”作用。牵头成立爱乡会、乡贤理事会,积极筹集资金8.62万元,用于村硬件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各类公益事业。通过召开屋场会、田埂会,引导村民建言献策、积极参与,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热潮。严格按照怀化市“一拆二改三清四化”总要求,建立完善村民环境卫生星级评比制度,定期开展组级卫生评比会、“最美庭院”评选会。制定“庭院四包”制度,逐步形成幸福微农场、美丽微菜园、果园和花园的特色庭院经济,着力推进溪口村人居环境大改善、大提升、大变化。
“通过人居环境的整治,我们的庭院环境更宜人了,农户院内有花园、果园、菜园,大家的幸福感越来越强。”村民段承芳高兴地说道。
溪口村“最美庭院”
抓好项目经济,把准“三用”促发展
用活机遇性产业和项目。大力推进“溪口”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发展原生态、高质量柑橘、香葱加工厂手工作坊,打开“溪口”牌柑橘、“绿丰”牌香葱畅销市场,传统柑橘产业达173公顷、新兴香葱产业达66公顷,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超18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2万元,全村人均收入增收1000元以上,形成“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入”的良好局面。同时,通过“以工代赈”的模式,实施庭院微改建、道路简修复等微项目,带领群众积极参与,解决就业120余人,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在家门口即可就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
用准村集体资金。每年通过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集中商议,投入约5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聘请保洁人员、环境修复和卫生评比奖励等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实现村集体经济反哺乡村振兴建设。
用好志愿者队伍。组建乡村党员干部工作队、志愿服务队和日常保洁队3支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队伍,落实“微网格”要求,坚持定人、定岗、定责,及时清扫、清理、运输垃圾,实现保洁全覆盖。
乡村墙绘
强化宣传引领,树牢两个理念
该村加大宣传和影响力度,广泛利用朋友圈、抖音等自媒体,正向宣传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情况和成效,增强群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两个理念,把习惯养成作为落实长效机制的关键。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立足实际,不等不靠,坚持一手抓村容村貌提质,一手抓产业发展,努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溪口,实现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
携手村村联动,定下一个目标
该村严格贯彻落实洪江市人居环境“村村协同、均衡发展”的创新工作机制,与周边的石修村、月亮村协作配合,大力实施“三村共建幸福家园”环境提升行动,利用溪口村的区位优势、基础优势、产业优势等,努力将溪口村打造成为美丽乡村示范片的核心示范村,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洪江贡献新力量。
(洪组研)
责编: 陈奕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