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村里千方百计引进资金和技术,去年引导老百姓林下种植黄精、黄柏等中药材,不到一年就发展了2500亩。”近日,麻阳文昌阁乡西皮溪村支部书记张绍贵看着绿油油的药材基地说,“我们计划5年内形成6000亩以上的林下中药材基地,打造一个产值过亿元的药谷村。”
麻阳苗族自治县有林地面积1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6.09%,森林蓄积量214.2万立方米。近三年来,该县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把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创新施策,高质量完成生态修复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0.6万公顷,探索出一条兴林富民的新路子。
(青山绵延)
多策并举,补齐生态治理短板。对需重点治理的0.25万公顷生态脆弱区,由县财政安排600万元,引导项目区内农户圈养或限域放养牛羊等牲畜,项目区外围的交通便地,搭牢固建防护铁丝围拦3.8公里,实行封闭式严进严封。对难造林成林的石漠化祼露地,釆取地毯式见缝插绿,高标准补植补造马尾松、木荷、刺槐、枫香等先锋树种,强补强造面积达0.07万公顷。与此同时,整个项目区实行网格化护,明确县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包村、村级组织包组的”三包”护林责任,落实16名护林员常态化巡护,并在山林高地加密安装20个监控探头,确保森林防火和林区秩序全天候和无死角监管。
多措并施,拉长森林质量长板。对项目区内培育前景好的0.2万公顷优质林,先后采取减密补阔、修形整貌、精耕复壮等途径,确保林分质量更加优质化,更加融合美丽乡村建设。即对646公顷杉木和马尾松纯林,适时加植了楠木、榉木、栎木等优质树种,促其形成高品位的优质混交林;对0.1万公顷稀树种林,通过修枝整形、留优去劣等办法,强化速生高值;对33公顷新造幼林,连续三年做到每年刀抚和锄抚两次,并加施复合肥、有机肥等,实行精细化的复壮经营。
多途并进,锻出生态产品新板。该县根据乡村振兴布局要求,在项目区全面推行林药套种、林旅融合和林水共兴等复合式经营。先后从县财政挤出资金3600万元,派出20名科技特派员,在项目区扶持10个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户500余户,林下种植黄精、天麻、七叶一枝花等药材基地0.14万公顷,采收后亩均药材收入将达2.8万元。引入社会资本3500万元,开发山地温泉、森林体验、林间民宿等生态游项目32个,年旅游收入8000余万元。多方筹资5000万元,在林内筑建森林防火和饮水兼用的蓄水池坝12座,新建山泉水厂7个,年生产商品饮用水4.1亿瓶,年销售收入达2.1亿元,森林生态产品的多样化得到大幅提升。(全媒体记者 李青青 通讯员 刘崇艺)
责编: 李佳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