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举措筑牢未成年人“防护墙” 新晃扶罗镇人大积极探索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监督机制

掌上怀化> 2023-11-13 19:42

近年来,新晃侗族自治县扶罗镇人大紧紧围绕镇党委中心工作,充分利用好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积极探索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监督机制与措施,构建具有特色的“三类学生”摸排体系,结合“党建+微网格”,对该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联动监督,有效抑制未成年人问题的发生,让人大代表监督力量延伸到“末端”。

多形式普法宣传,让法律法规深入民心

扶罗镇人大每个季度组织人大代表进校园、进市集、进院坝,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活动,面对面向学生、家长及群众宣传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今年来免费发放宣传单8000余张、宣传册3000余册。在扶罗镇中学举行了“法润侗乡·‘未’你而来——未成年人保护普法讲堂”,由20余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就读和毕业的法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进行授课,通过腾讯会议给上千名师生带来了“普法大餐”。同时,人大代表们结合普法课,以趣味问答的形式让师生更深入了解了常见的未成年违法犯罪类型、原因分析以及危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用法治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学会自我保护,做遵纪守法好青年。除了普法课和面对面宣传,镇人大还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流动宣传车、宣传滚动屏等多种形式,扩宽宣传面,让未成年人相关法律法规及案例警示深入人心。

多渠道联系各界,特色摸排精准掌握问题

“多亏了我们的人大代表、村干部和志愿者,让我家这个因父母离异造成性格偏激的孙子性格有所好转,再也没有逃课、捣乱的行为了……”桐木村的刘奶奶连声道谢,对着经常帮助她孙子心理辅导的人大代表一行人激动地说。这一幕都得益于扶罗镇人大开展的“三类学生”摸排工作。

为精准掌握从学生到学校、家庭及社会可能存在的未成年人相关问题,扶罗镇人大紧盯“三类学生”群体,即留守、离异、丧亲的学生,发动人大代表通过走访、座谈、微信群等形式紧密联系家长、学校、村支两委、派出所、“党建+微网格”网格员、志愿者等,形成“三类学生”问题台账,对有可能存在问题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今年来,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相关人士60余次到问题学生家中,主动关心关爱弱势群体,有针对性开展学习辅导、亲情陪伴、心理疏导、安全教育等,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有效减少校园欺凌、性侵、溺水等问题。通过“三类学生”问题摸排,今年共发现并解决各类未成年人问题30个。

多方位靠前监督,推动责任落实落细

镇人大组织代表小组带头对本村住地周边河流、水库和山塘危险水域进行全面隐患排查,将排查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强化落实整改,有效减少未成年人溺水及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组织人大代表到辖区5所学校开展调研,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情况,还对学校食品安全、应急设施等进行了解,从人大监督方面传导责任压力,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实落细。每逢开学、重要考试及赶集日,人大代表们都会开展常态化“护学”行动,主动走到校门口,走上街头疏导交通,引导学生上下学遵守交通规则,保障学生放学道路交通安全。人大代表通过实际行动为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的问题,今年共发现问题并推动责任落实50余件,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聂慧君)

责编: 夏潇

/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