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怀化人 | 75岁陈少云扎着逾5公斤靠旗“战长沙”

掌上怀化> 2023-09-06 17:10

人老雄心在,年迈力刚强

9月5日下午6点半,上海京剧院麒派名家陈少云提着布袋,踱进天蟾逸夫舞台。他和北京京剧院马派名家朱强合演《战长沙》在晚上9点开始,打响“南麒北马艺千秋”系列演出头炮。

陈少云在《战长沙》演黄忠,他扫了一眼靠墙的刀枪剑戟,提起大刀掂掂,拿起另一把大刀,耍个刀花,信步向里走。看到陈少云,剧院年轻人纷纷起立问好。

踏上舞台,陈少云用力踩了踩地毯,“这毯子有点厚啊,穿厚底靴容易崴。”当晚有三出戏《徐策跑城》《春秋笔·杀驿》《战长沙》。《徐策跑城》第一个亮相,青年演员已经穿好戏服。陈少云不放心,帮学生整理外袍,指点“徐策”奔跑时如何潇洒地把长袍一角揣进腰带。

(陈少云试装。资料图片门。)

紧着点比松好

央视“空中剧院”录制演出,需要舞台更敞亮,当晚大幕比平时更靠后,挡住舞台后区常用小道,这意味着陈少云扎着逾5公斤靠旗,要绕更大的圈才能从下场口快速移动到上场口,再次登场。学生说,“您到时慢慢走,宁可拖一会儿,不要着急。”他挥挥手,“我心里有数。”

化妆前,陈少云拉着朱强又走了一遍戏。拿起舞台上的道具令旗当作“刀枪”,与朱强比划起来,演到两人刀枪僵持处,“兵器不能压太低,我俩把它们停在高点。”朱强点点头。一遍打戏走完,陈少云拉住朱强,“我们再来一次。”

两遍戏走完,陈少云的事不断。工作人员拿着纸找他签名。”他签完自嘲,“我的字像小学生。”服装师拎起靴子和髯口让他选,他换了两双厚底高靴,踩踩地,选定一双,“给我薄袜子,有点破也不要紧。”他穿着厚底靴向化妆间走,舞台监督提醒,“您把靴子脱了吧,离上台还有两个小时,一直穿着,多累。”他摇摇头,“不用,紧着点比松好。”

化妆间安静下来,陈少云开始化妆。有段时间没有扮上妆彩唱了,腮红有些干,陈少云干脆挤出油彩,自己调色,“下次演出,我先把红色调好。”

不借助刷子和笔,用手指完成妆面,包括眼妆,是陈少云的独门化妆秘籍。孙女探过头来端详,“爷爷化上妆,好帅啊!”“爷爷你拿什么兵器啊?”陈少云笑着逗她,“爷爷容易吗?还有大家伙没有上。”

妻子杨小安叮嘱,“小心大刀的穗,有点长。”对陈少云而言,新地毯才是大考验,“地毯够累,我像踩棉花。”妻子说,“你慢慢来,不要急。”

(陈少云试装。资料图片门。)

穿上大棉袄

扎上“大家伙”靠旗,陈少云被学生们包围了。戏曲演员都深谙扎靠的累,演出发布会上,陈少云说过,“1961年,66岁的周信芳大师在《战长沙》扎靠演出黄忠,今年我75岁了,扎靠是个考验。”

学生们不介意开陈少云的玩笑,“哎呀,‘上刑了’”。陈少云接过话茬,“有谁犯错,就让他扎靠。”

不谙世事的小孙女一直蹦蹦跳跳,“爷爷这样更帅了。”妻子一脸忧色,“紧吗?不舒服就说。”“不紧不行,要紧的。”穿戴完毕,陈少云左右晃动头冠,确保牢固。对着镜子里的自己,他突然笑了,“我现在看上去和京剧传习馆里的周大师照片很像,不过周大师眼睛比我大。”

晚上8点半,“全副武装”的陈少云靠着道具箱默戏。舞台监督踱步过来,“您穿得早了点。”他回答,“早点好。”学生劝,“歇会儿,先别唱了。”陈少云还是忍不住哼词。

妻子第三次问他靠旗“紧吗”,陈少云摇摇头,“不紧不行,我现在都觉得有点向下滑。”学生和服装师围着他打起扇子。“这不止穿了一件大棉袄啊!”同事捏捏盔甲,“啧啧,确实厚。”有人劝陈少云摘髯口,他还是那句话,“摘了,麻烦。”他不敢多喝水,抿一口茶,就把茶杯放在一边。

(现场观众。资料图片)

今天演得怎么样

晚上8点50分,陈少云即将登台。学生拿来京胡垫布,上面有松香末。陈少云在垫布上使劲踩了踩,防止靴底打滑。看到大家有些紧张,他垫了垫脚,做了一个伸颈向上眺望的姿势,“今天来了一个小黄忠!”凝重的气氛被打破,学生和工作人员笑着扶他向侧幕走。妻子摇摇头,紧随而去。

“老夫年高大,威名镇长沙,丹心照日月,保主锦中华……”不出所料,陈少云登场就是一片叫好声。唱着打着,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候场时的谨小慎微,一切变得如此轻松。对打时,他脚步踉跄,下跪时,身形凝重,让人分不清他在演戏,还是把真实变成黄忠的一部分。

“黄忠”第一次下场,工作人员和学生迅速围拢,整理他的头冠与靠旗。陈少云接过茶杯,猛喝一口。妻子凝视着他,“头吃得消吗?”“勒得紧,算了算了。”坐了不到半分钟,陈少云走到侧幕,把马鞭换成弓箭,再次上台。

“年轻时,他唱啥戏,我都不担心,现在75岁了啊,平时站着也费劲,一上台不管不顾。”妻子无奈地坐在摄像师身后,紧盯舞台,“今晚回家,他又该吃安眠药才能入睡了。”

上周日演完“南麒北马艺千秋”,本周一,陈少云去北京录制节目,接着在武汉、长沙都有工作,一圈跑下来,国庆又要在天蟾逸夫舞台演戏。

忙碌是陈少云的常态。去年除夕,他在央视春晚演《徐策跑城》,大年初一返沪,初二、初三连续在沪登台。

至今陈少云体检时,医生还能看到胸部骨折的痕迹。2017年,69岁的陈少云在天蟾逸夫舞台演《黑旋风李逵》时受伤,被确诊为左胸第5、6、7三根肋骨断裂。隔年,他去浙江演出,又重复了一遍高难度动作,妻子直跺脚,“根本劝不住。”

演《成败萧何》时,飞跪让陈少云内外韧带全部撕裂,医生建议他卧床开刀。他转头去演《狸猫换太子》,跪不下去,让腿斜劈着慢慢低下身。

他有糖尿病,神经末梢发炎,脚沾地就疼,穿上厚底靴,走到脚麻木再上台。一查血糖,医生扣住他,“陈老师,你的指标高得成冠军了,必须住院。”住院一周,他有4天溜出病房去排戏。

演《战长沙》前,陈少云偷偷跟妻子说,“头有点晕乎乎,怕软地毯。”可是第三次从下场口绕大圈飞步向上场口时,他像孩子一样兴奋,笑着问同事,“我们今天演得怎么样?还行吧?”

《战长沙》谢幕时,将近晚上10点20分。大幕拉上,陈少云迫不及待在舞台上脱了头套,又喝了一大口水。工作人员拉住正要去卸妆的他,“陈老师,对不起,刚刚观众太热烈,戏结束就向上冲,挡住了镜头,我们还需要补拍谢幕镜头。”陈少云停住脚步,干脆地说,“没问题,马上再弄一次头。”一分钟后,他又成了白发苍苍的老黄忠。

人老雄心在,年迈力刚强——这是《战长沙》的黄忠,这是舞台上的陈少云。(来源《上观新闻》)

陈少云简介

陈少云,1948年9月生,怀化洪江区人,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家一级演员,上海京剧院著名麒派老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表演奖、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2019年获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诸葛漪)

责编: 洪玲娣

/

相关推荐

评论